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甲亢采用哪种治疗好,甲亢的治疗选择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度中度肿大;
2.20岁以下、孕妇、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或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不宜手术者;
3.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不适合放射性碘治疗者;
4.放射性碘疗法的辅助治疗;
5.术前做好治疗准备。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优缺点: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治疗甲亢最常用的方法。大多数甲亢患者一般首选抗甲状腺药物作为决定性治疗。这种疗法有利有弊。
优势:
(1)几乎所有患者对这些药物都有肯定的疗效。
(2)药物作用是可逆的,所以不会引起永久性甲减。
(3)严重副作用少见,更安全。
(4)治疗方法简单,易于被患者接受。
(5)价格相对便宜。
缺点:
(1)疗程过长,老年人1年到数年不等。
(2)疗程结束后复发率高,约50%的患者停药后一年内复发。不如甲状腺手术或同位素疗法有效。
甲硫咪唑(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通常用作抗甲状腺药物。这两种药物在控制甲亢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塔巴唑更便宜。两种药物的主要缺点是疗程长,如果治疗时间短于一年,复发率可高达60%左右。必须坚持长期服药。
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选择以下两种药物中的一种。
1.塔巴唑:
轻度患者20-30毫克/天,中度患者30-40毫克/天,重度患者40-60毫克/天。一般一天三次,每次30mg。
2.丙基硫氧嘧啶:
0.1g/次,3次/天。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脉冲疗法,即大剂量可以强烈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另外,甲状腺片,每天20mg,治疗一个月后再加。如果在内科治疗中出现药物性甲减,可适当加至每日40mg,防止突眼加重。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副作用
治疗甲亢的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服药后的头几个月。如果及时停药,1~2周即可恢复,所以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是很有必要的。西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最严重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因为粒细胞缺乏症,全身抵抗力明显下降,导致全身严重感染,对生命威胁很大。因此,用药时应注意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如果发现及时,还有很多治愈的机会。粒细胞缺乏症多发生在服药后1-3个月期间,但也可在服药后的任何时间见到。所以在用药的前三个月要特别警惕。
2.放射性碘治疗的适应症是:
1、35岁以上,病情中等,甲状腺中度肿大;
2.对抗甲状腺药物有过敏或毒性反应,不能继续使用,或长期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
3.患者不愿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或术后复发。
放射性碘疗法的禁忌症: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20岁以下者;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4.严重侵袭性突眼;
5.外周血白细胞低于3000/mm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00/mm。
放射性碘疗法的并发症:
1.甲状腺功能减退;
2.放射性甲状腺炎;
3.个体可诱发甲状腺危象。
3.甲状腺的外科治疗
适应:
1.甲状腺明显增大,压迫邻近器官;
2.甲状腺大的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以及不能或不愿
(2)恶性突眼,严重的恶性突眼可以手术治疗,可能加重突眼,但一般不重的突眼可以手术治疗。
(3)青少年甲亢患者不成熟,不适合手术,术后复发的情况相对较多。
(4)老年人甲亢,器官功能减退。
(5)手术治疗后甲亢复发,再次手术难度加大,易发生手术并发症。
(6)甲亢孕妇不宜在妊娠晚期手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