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公共组织内部的协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公共组织内部的协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一节 沟通 一、 公共组织沟通的定义 1 公共组织沟通是指公共组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公共组织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交流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取公共组织系统和谐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
2、 2 定义的要点:主体、方式、目的 3 公共组织沟通的定义所包含的几层含义 1)公共组织沟通实质上就是与公共组织有关的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包括输入、分类、筛选、存储、使用、输出、反馈等环节 2)公共管理通常把公共组织看做一个系统,而信息沟通则是这个系统的“神经” 3)公共组织沟通要达到的目的是统一思想 4)公共组织沟通过程中包含沟通信息的发送者、接收者、传送的信息、传送渠道和传送的情境(环境)等五个要素 二、 信息与沟通 1. 公共组织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贮存 2 影响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1)信息沟通中的“噪声”;2)信息沟通中的情境转变;3)信息沟通中情感因素的缺失;4)反馈 三、 沟通机制 以具体明确或是模糊可变的信息沟通为标准,可将公共组织沟通机制划分为刚性机制和柔性机制两类 1. 刚性机制:指的是有形的、明确具体的规定,它是公共组织沟通进行中必须遵循的约束,并且不以公共组织沟通参与者的意志为转移,这里主要指的是制度规定 关于如何完善沟通的刚性机制有以下几点建议:1)理顺公共组织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2)尽可能地变部门间的沟通为部门内的沟通;3)使经常项目的沟通制度化; 2. 柔性机制:指的是在公共组织沟通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束因素,它具有可塑造、可改变的特性,也更不易为人们确切地把握 柔性约束机制包括语言约束机制和心理约束机制两类 四 沟通类型与模式 1. 沟通的类型:1)正式沟通:通过正式组织程序,按组织规定的线路和渠道所进行 的信息沟通。
3、正式沟通可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4、2)非正式沟通: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多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5、其特点是:由工作人员之间的社会交往而产生;消息无规则可循,内容无法限制;信息的传递有时比正式沟通速度要快。
6、积极作用:弥补正式沟通渠道的不足;可以了解组织成员和普通民众的真实看法;减轻正式沟通渠道的负荷量;如果有效引导可使之为正式沟通服务。
7、缺点:随意性大,可靠性有限,导致削弱正式沟通的威信。
8、 对于小道消息的认识和处理 管理者应掌握以下几点:1)小道消息有过滤和反馈双重机制,领导者应该对它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流向;2)小道消息不可能够彻底消除,简单制止也无济于事,但领导者能够使其范围和影响限定在一定区域内,并使其消极结果减到最低;3)改善人际关系,形成感情融洽、相互关心、彼此信任、协调一致的群体气氛和组织情境,提高组织成员的成熟度和抗干扰能力。
9、 2. 沟通的结构模式: 特征 优点 缺点 聚联式:存在一个沟通中心,沟通中心可以和任何其他沟通的联系,其他各点职能与沟通中心发生联系,彼此间无相互的沟通渠道 只有一个信息中心,信息失落率低、速度快,有利于形成组织权威,管理高效 信息垄断易造成行政专断,不 利于发挥公共组织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单联式:各个信息沟通点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成员只能与其相邻的两点互相沟通,而不与其他点发生联系 便于掌握信息沟通的幅度,容易操纵和控制 信息沟通十分有限,由于没有沟通中心,不利于形成组织权威。
10、公文旅行、办事拖沓滋生 互联式:每个沟通点都可以和其他所有的点发生联系,各类信息可互相沟通,没有信息中心 信息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比其他方式大,可以让公共组织人员和一般群众了解决策的全过程,增加透明度,促进民主管理 沟通渠道杂乱,信息流失严重;沟通速度缓慢,贻误时机;不利于信息管理,容易泄漏机密。
11、 第二节 协调 一 协调的含义 1 协调的定义:协调是公共组织为了顺利地实现决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
12、 2 协调的特点:1)协调是一种经常性的组织行为。
13、公共组织活动要求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财物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形成一种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合理安排。
14、公共组织协调是公共管理的一项基本功能。
15、2)协调是一种艺术性的组织行为。
16、公共组织协调是管理者以丰富的管理经验、深厚的知识基础,从方式方法上对各种管理方法纯熟、巧妙、高超的驾驭。
17、3)公共组织协调是一种公关性的公共组织行为。
18、协调公共组织内部的与外部的、组织的与人事的、领导的与非领导的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进行公共组织公共关系的过程 二、协调的类型 从协调的对象上看 对事的协调、对人的协调 明确各项事务在执行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联系,区分 轻重缓急; 人际关系的协调,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原则;求大同存小异 从协调的范围看 内部协调、 外部协调 遵从上级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又要发挥下级的主动性。
19、集权和分权之间,需要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 公共组织本身是从社会中产生的,其发展趋势是又必须逐步回顾到社会中去。
20、公共组织与社会之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 从协调的内容上看 认识性协调、利益性协调 合情合理的讲述叙述、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循循善诱 的工作方法; 公共组织行为必须以实现国家利益为重,以服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为重,同时,兼顾集体和个人利益 从协调的性质上看 促进式协调、纠偏式协调 领导的协调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先进; 消除破坏性的消极因素,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不能无原则地调和矛盾 从协调的方式上看 合作式协调、应变式协调 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合作,需要有机地进行协 调。
21、应变式协调可分为积极地去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进 行调整的主动协调;遇到矛盾,由下级反映上来而进行的备用协调 从协调的途径来看 会议协调、 非会议协调 会议协调可以通过座谈会、讨论会、汇报会等形式进行;非会议协调既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使非正式的。
22、非会议协调可以通过人员的个别交谈、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进行,签呈文件上签字以示了解的方式进行。
23、 三 协调方式 1)主体合流法: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努力揭示出几种不同意见的相同点或相似点;使之变为联结点,使他方意见基本统一到主导一方的意见上来(扩大共识,达成一致) 2)中间数法:对于非原则公共问题的协调,尤其是对利益分配上的协调,在不伤害有关各方积极性的前提下,协调者可以折中处理,实现各方都能接受的权利再分配。
24、 3)冷处理和热处理法:事情不是很急迫,可考虑先暂时搁置,待双方冷静下来,再进行沟通;如果事情急迫,就要站在全局高度,权衡利弊,采用利大于弊的意见,以行政手段裁定。
25、 4)当面表态法:局部性问题,但工作难做。
26、通过召集会议,让各方明确目的,当面表态。
27、运用此法应注意:请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有表态权的人参加会议;做好会议纪要以便监督查办;科学主持会议,充分讨论,求大同存小异,各方轮流表态 5)谈心法:个别问题,如只是涉及个别人或个别单位,可以通过个别谈心法(直接面谈式交心、间接方式谈心) 6)跟踪处理法:针对扯皮,协调人可采取的对策有三类:a 因故变换责任人而扯皮的-及时使责任衔接,向新责任人重申要求,切实解决遗留问题 b 因政策变化而出现扯皮的,要把工作做在前头,标本兼治,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做好宣传教育 c因有关人员违章、违纪、违法造成的,要严重规章制度予以处理。
28、总之,以上三法根据情况使用,一次协调不成,再次协调,直到圆满解决问题 四、协调中的关系:事前事后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平衡与创新的关系;妥协与原则的关系;协商与命令的关系。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