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

因材施教的寓言故事(因材施教的案例)

导读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因材施教的寓言故事,因材施教的案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孔子近乎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因材施教的寓言故事,因材施教的案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呢? 现代教育,从理论上早已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在实践中几乎都把备课看做是备教材、备教案,甚少是备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至于哪些学生能接受,哪些学生不能接受,学生接受多少,很多教师不去考虑. 那么,如何“备学生”呢? 孔子的方法大致有二: 第一,是“听其言”.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因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而“听其言”,一是被动地听,二是主动地与学生交谈.被动地听,这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不胜枚举,故略而不论.主动地和学生促膝谈心,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这在《论语》中也不乏其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特别是《侍坐》,就是召集学生进行集体谈话,类似我们现在的座谈会. 第二,是“观其行”.也就是把学生的一举一动置于教师的视野之下,全面细致地观察其行动,如孔子所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论语·宪问》) 当阙党有个儿童来向孔子传信时,有人问孔子这个孩子是否是一个要求上进的人.“他是想让自己学习上进的那种人吗?”孔子说:“我看到他站在成年人才应该站的位置上,看到他跟前辈长者并肩行走,不像是想通过学习使自己上进的人,而是急于成名的人.”孔子通过一个人的行走坐姿这种极为简单的行为来了解发现人的品行,可谓细致入微. 还可以通过观察其所处环境,如观察他所结交的人来间接地了解其本人.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也即“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把“言”和“行”结合起来考察,这就是孔子备学生的方法.对此我们应当很好地借鉴.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高高在上,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没有和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学生不愿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实施  具备了“因材施教”的基础,如何实施呢?《论语》中孔子所采用的多种方法,可以作为他山之石. 第一,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论语·阳货》)三类.孔子弟子中,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智力较低甚至于“下愚”的学生,只能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如同是“问仁”,孔子的回答却不尽相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言讱.”(《论语·颜渊》)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论语·阳货》)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如“问礼”、“问政”、“问君子”等. 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如前文所引《论语·先进》篇,由于子路“好勇过我”,遇事鲁莽,故孔子就给他泼点冷水,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多听他人的意见再行动;由于冉有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无主见,故孔子就给他加油打气,鼓励他更加果敢大胆地行动.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教育.孔门弟子年龄参差不齐,有与孔子年龄相仿的,如秦商、子路;有与孔子差一代的,如颜回、子贡;也有差别特大的,如子张、子骄.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需要戒备:年少的时候,精力还没有稳定,要戒备因为美貌而产生的感情和欲望;等到壮年的时候,精力正是旺盛的时候,要戒备争斗;­等到年老的时候,精力已经衰弱,要戒备贪得无厌.”) 对三类学生他分别提出了应注意的方面,很值得我们珍视.学生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其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