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许拜庭家族族谱,许拜庭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幼年失怙 诚信起家 乾隆二十五年(1760)前后,一位叫许永名(颖园)的30岁的潮汕汉子,不甘于乡间的寂寞。
2、离开了广东汕头的沟南村(即汕头市沟南许地),来到了广州府,经营小本生意。
3、几年后,到了40岁上下的许永名手上有了一些积蓄。
4、以一个壮年的血肉之躯,客居他乡,渐渐感到有些难耐的寂寞,遂萌起了在广州娶一门亲事的念头。
5、他将自己的心事对一位朋友说了,这个朋友很同情他的处境,托一个媒人为他介绍了一位姓黄人家的女儿。
6、这位祖籍番禺的黄姓人家,主人名叫黄童贵,是一个穷儒。
7、黄家排行第三的黄姑娘那一年才17岁。
8、乾隆三十六年(1771),许永名与黄姑娘正式成亲,一切按照番禺当地的婚姻风俗办事。
9、老夫少妻,婚后感情融洽。
10、男主外,女主内。
11、婚后第二年,黄姑娘生下长子许拜庭,后来又诞下两个儿子。
12、十多年过去,许永名突然患病不治。
13、永名死后,黄氏带着3个儿子回到永名的老家,以为有遗产可以养大孩儿。
14、岂料到了沟南乡才知道永名原来在家乡已有发妻。
15、黄氏不甘作妾,便拖着3个孩子回到广州。
16、一家4口无依无靠,生活无着。
17、好心的舅父带着年仅13岁的许拜庭,将他交托给姓董的盐商,到盐店当童工。
18、由于他勤劳能干,成为得力的店员,老板便派他出海购盐。
19、老父的早逝,寡母的含屈,这一切使许拜庭还在弱冠之年,便懂得如何精细、周到地照顾母亲与家庭。
20、那种为含辛茹苦的母亲争一口气的决心,那种中国人总想要光耀门庭和出人头地的欲望,时时刻刻驱策、激励和支配着他。
21、一个机会让许拜庭脱颖而出。
22、一次,拜庭受店主指派,出海购盐,同行的有另两家盐商共三条货船。
23、然而,在三条货船满载食盐,返回广州途中,一场暴风袭来。
24、风暴之可怕令人肝胆俱裂,拜庭知道此时进也死退也死,他大声咆哮:“伙计们,别无生路了,只此一搏!”他激励众人,冒死航行,最后奇迹般地回到了广州。
25、据史料记载,这场特大的风暴,令伶仃洋一带的商船民船损失惨重,溺毙人口近2万。
26、三条船有了三种不同的命运,一条沉没,一条迷失方向,只有许拜庭不惧风暴沉着指挥的那条船能乘风破浪,死命逃出飓风的虎口,奇迹一般抵达广州的码头。
27、不但东家本人,就连周边的商家,特别是与他结伴同行的两条盐船所属的两家商号,都被深深震动了。
28、一时之间,人人争说姓董的盐商命好、运好,雇了像许拜庭这样一个遇事沉着、有心计、有远见、且“福星高照”的伙计,直把姓董的盐商说得喜笑颜开。
29、大风甫定,广州市面百业顿显萧条,特别是食盐供应短缺,闹得人心惶惶。
30、姓董的盐商几乎做着独家生意,获利甚巨,深为盐业界同行所羡慕和妒忌。
31、因而,商家目光集中到名噪一时的许拜庭身上。
32、除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忠、勇、仁、义”外,他能“逢凶化吉”,还有“吉星高照”,因而带起主家生意兴隆的故事,撩拨着多少渴望发财致富、又难得人才的商家的心。
33、于是,同业中一种秘密筹划在悄悄进行:有的大商号派人与许拜庭暗商,愿意给高工资雇用;有的则愿意斥资与他合伙开铺。
34、然而许拜庭面对种种诱惑不为所动,为报董盐商的栽培之恩,他始终忠心耿耿,“忠臣不事二主”。
35、姓董的盐商也越发赏识他,并赠与许拜庭股份与之合作,继续经营盐业。
36、后来,许拜庭终于独立出来,与弟弟许赓荣一起经营盐业,生意像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
37、也是生逢其时,当时清朝政府为了打消盐商的疑虑,解决商销纳课困难,于是实行招商政策,给予盐商以种种优惠,使盐业的生产和销引完课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38、当时的盐课收入,成为除了田赋之外每年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成为清政府重要的财政支柱之一。
39、而每年交纳盐课“正供”的盐商们,则属于与朝廷有着密切关系的、享有特权的商人集团。
40、他们获得经营销售食盐的专利权,赚取高额的利润,不少盐商积累的资金往往数十万两以至数百万两之多,形成巨大的商业资本。
41、许拜庭就是在清朝政府这种一切为盐业生产、销售开路的政治大气候、大环境之下,得以迅速地崛起于广州盐业界,并成为其中佼佼者的。
42、时来运转,许拜庭娶了番禺同邑梁伯容的女儿为妻,日后还陆续纳了江氏、陈氏、廖氏、区氏、李氏、侯氏等六个侧室。
43、前后共生下儿子11人,女儿8人。
44、不过,许拜庭的眼光并不仅仅囿于商业上,陶醉于一时一地的成功,他似乎比周围的人都更深谋远虑,看得更远,想得也更多。
45、这也正是他有胆有识,高人一着的地方。
46、 剿灭海盗 效力朝廷嘉庆十五年(1810),已经成为广州府盐业巨贾的许拜庭,得到一次重要的效力朝廷的机会。
47、嘉庆初年,广东海洋面海盗出没为患。
48、到了嘉庆十四年,从福建和广东等海疆,不断传来海盗劫掠商船,致许多地方粮油断市。
49、面对日益危困的局面,嘉庆帝企图采用官民结合的方式,镇压广东沿岸海盗,但也需要开销一笔巨额经费,便想到让富商们捐款。
50、此时的许拜庭,属于从清朝政府获得既得利益的商人阶层。
51、在食盐专卖、签商认引的制度下,盐商享有引岸销盐的特权,可以直接谋取巨额的利润,因而显得特别豪富。
52、在许拜庭眼中,以清帝为主宰的国家的利益,与自己家庭的利益是一致的。
53、所以,在盐商的报效朝廷的热潮中,许拜庭热情积极地参与了捐输报效活动。
54、朝廷关于就地组织民间力量参与剿捕海盗的动员,对许拜庭有一种特别的激励。
55、他不甘居人之后,极其热心地自己招募并组织庞大的剿盗队伍,这年才38岁的许拜庭,来到制府,向总督百龄慷慨激昂地表述他对于为患乡间的海盗的愤慨之情,同时,并详细地陈述了自己参与剿捕的计划。
56、原来,这时他已经招募到红单船数十艘,水勇数千,每月散千金,自为部署,并准备亲率水勇出大洋剿捕立功。
57、百龄对他的行为部署欣赏有加,便发布了同意他参与剿捕的命令。
58、在珠江口一带为祸最烈的,要数张保仔、郭婆带、香山二、郑石氏和乌石二、乌石三两兄弟等海盗匪帮。
59、他们勇猛善战。
60、令到两广总督万分头痛。
61、许拜庭协同总兵黄飞鹏率领的舟师,不分昼夜追击,与张保仔部交战十数天,令其闻风丧胆,急急流窜出去,许拜庭得胜而回。
62、到了阳春三月,张保仔自愿投诚。
63、至此,一支最强悍的海盗队伍宣布瓦解了。
64、惟有两路乌石二、乌石三等海盗,仍在海岸一带继续肆虐为患。
65、许拜庭又一次接受总督之命,率水勇壮士,协同官兵一同向他们出击。
66、此次出击队伍规模庞大,投诚后的张保仔率队在其中,共分几队兜剿。
67、终于将乌石二、乌石三及馀众生擒,全省洋面一律荡平。
68、至此,困扰朝廷多时的海盗,基本解决。
69、在事后的论功行赏中,总督百龄极其欣赏许拜庭在这次剿捕海盗中表现出来的慷慨、智慧和勇敢,特别向朝廷奏报了他的事迹,因而,他先是获得了议叙“府同知”加一级,继而又获得了“晋封中议大夫”的奖赏。
70、 开山立祖 高第望族嘉庆帝对许拜庭的赏赐,对他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这更激发了他那个野心勃勃的愿望。
71、他选定高第街作为许氏家族的永久性居住之地,按道光二十九年(1849)立的《许拜庭家庙石刻碑记》记载:先大夫(即许拜庭)始隶籍番禺,卜居新城高第街,同居共爨四十馀年兹矣”,这也说明也正是许拜庭定居高第街正是许拜庭剿捕海盗立功,接受朝廷嘉奖封赠的前后。
72、许拜庭与黄老夫人,皆希望子孙科第蝉联,世代业儒,搬来高第街居住,讨到一种吉祥和口彩,也让子孙们有一种鞭策和鼓励。
73、许拜庭斥资在高第街的中段,购置了几处当时没落人家的屋宇,拓建连成一体,前临街圩,后靠玉带濠。
74、雕梁画栋,豪华异常。
75、人称这一带为“许地”,他的子子孙孙便在这里生息繁衍,家声也越来越显赫。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