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三国杀黄皓,黄皓三国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蜀国灭亡后,司马昭因为黄皓祸国殃民,将他凌迟处死。
2、黄皓(?—263年),三国时蜀国的宦官,生年不详。
3、董允死后,与侍中陈祗互为表里,开始参与朝政。
4、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一跃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总揽朝政、操弄威权,并排挤在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
5、扩展资料:人物事迹总揽朝政他作为一名宦官,天天待在皇帝身边,又善于玩乐,巴结取悦皇帝,从而获得皇帝的宠信,为他日后升迁奠定基础。
6、他不仅善于阿谀奉承,而且善于用鬼神巫术来欺骗统治者,使统治者对他十分信任。
7、他善于结党,与朝廷大员陈祗互为表里,干预蜀汉政事。
8、陈祗死后,甚至做到秉朝政。
9、排挤姜维他善于排除异己,只要是不依附自己的人甚至刘氏宗亲都被他贬低或不得入朝。
10、在朝中玩弄权柄,有许多大臣将就庇护他。
11、大将军姜维是蜀汉功臣,黄皓为了排挤他,培植依附自己的将军阎宇。
12、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依附他的朝廷大臣可以说是很多了,以至于逼得姜维不敢呆在朝廷,出朝屯田,不敢成都。
13、文学形象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与正史大体相同,主要不同在于《演义》将姜维两次战斗的退败直接归罪于黄皓的谗言,而且《演义》补充了黄皓的死亡结局。
14、第一百十三初次登场,是宦官,被刘禅宠幸,日夜陪伴刘禅吃喝玩乐。
15、魏国邓艾命令党均进入蜀国以重金贿赂皓,布散流言,皓奏闻刘禅,使前线处于优势的姜维班师朝。
16、第一百十五,刘禅听信黄皓之言,沉溺酒色,不理朝政。
17、蜀右将军阎宇身无寸功,阿附黄皓,得到高官厚禄,听说姜维在祁山作战,请求黄皓让他代替姜维,又将战事中处于优势的姜维召朝廷。
18、姜维十分气愤,请求刘禅杀了黄皓,刘禅不同意,又让黄皓道歉,此事不了了之。
19、姜维为避祸,出朝屯田。
20、第一百十六,姜维上表说魏军将至,黄皓却找来一个师婆,师婆自称西川土神,说魏国疆土多年之后都归刘禅,刘禅重赏师婆并深信她的话,继续每日玩乐。
21、姜维再上表军情,又都被黄皓隐匿。
22、第一百十七,魏军攻入涪城,刘禅听说后召见黄皓,黄皓说是假消息,刘禅再宣师婆,师婆却不知去哪儿了,远近军情消息突然上报很多,于是军情再隐瞒不住。
23、 第一百十八,邓艾进入成都,听说黄皓奸诈阴险,想杀他,但是黄皓用许多金钱贿赂邓艾手下,得以免死。
24、 第一百十九,刘禅迁到洛阳,司马昭因为黄皓祸国殃民,将他凌迟处死。
2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皓(三国时蜀汉宦官)。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