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

旅夜书怀 杜甫

《旅夜书怀》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765年,当时杜甫携家带口漂泊于四川的旅途之中。此诗通过描绘旅途中夜晚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描绘了一幅孤寂的画面:岸边的小草在微风中摇曳,一艘孤独的小船停靠在江边,桅杆高耸,显得格外醒目。这不仅刻画了环境的宁静与冷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一个“独”字,凸显出诗人在茫茫天地间的渺小感。

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辽阔而空旷的氛围。天上的星辰仿佛低垂至广阔的原野之上,而月亮的光芒则随着长江的波涛起伏荡漾。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宏大的空间感,同时也反衬出诗人自身的渺小与脆弱。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他感叹自己的名声并非因为文章出众而获得,而是命运使然;而仕途之路也因年老体弱而被迫终止。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则以比喻手法结束全诗,将自己比作一只在天地间飘荡无依的海鸥。这一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由却孤独人生的深切体会。

整首诗语言凝练含蓄,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作品,更是一部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