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

伐檀原文及翻译

《伐檀》出自《诗经·魏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著名的讽刺诗,反映了奴隶社会底层劳动者对不劳而获者的愤怒与批判。以下为原文及其翻译,并附上简要分析。

原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翻译:

砍伐檀树声音响,放在河边晒太阳。河水清澈泛波浪。不种田也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稻谷归你仓?不去打猎也不捕鱼,为何你家院里挂着野猪獾?

砍伐车辐声不断,放于河岸边。河水清澈流直淌。不种田也不收割,为何三百车粮食堆你家?不去打猎也不捕鱼,为何你家院里挂着大兽肉?

砍伐车轮响连绵,置于河畔旁。河水清澈起微澜。不种田也不收割,为何三百囤稻谷装你仓?不去打猎也不捕鱼,为何你家院里挂着飞禽鲜?

分析:

这首诗通过反复咏叹的形式,生动地刻画了奴隶们在艰苦劳动中的不满情绪。他们质问那些不事生产却享受奢华生活的贵族,表达了对剥削制度的强烈愤慨。诗歌语言质朴有力,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性,也为后世研究古代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